
本届高峰论坛,主要围绕“钛民品的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生产工艺和技术的提升,如何进一步拓展钛在民用领域的应用”这三大主题展开,来自全国钛产业链的200多位资深人士都出席了论坛,并就此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分享。
博友制钛代表于发明先生受邀出席本届高峰论坛,在专题报告环节发表了主题演讲。
从品牌建立伊始就谨严求是,钟情于钛,专心投入钛民品的基础应用研究,不断创新技术,并将独立研发的高科技技术广泛应用在传统生活用品领域,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同时通过品牌传播和线上线下渠道等相结合的推广模式,前前后后花费十年时间,将高品质健康钛制品带进中国家庭。

截止至目前,已经申请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外观设计专利多项,一直保持着钛民用科研技术的领先。先后研发钛复合锅,钛鲜杯,微晶钛筷等领先行业的产品,这些产品在本届高峰论坛里也有亮相,并引起了钛制品行业其他同行代表的关注。
其中,创新推出的“微晶钛”硬化技术(专利号:ZL2016 2 0228045.9),是钛民品应用技术的一大突破。通过实现纯钛表面硬度的细晶强化,将钛产品的优势达到最佳,钢铲百洁布都可使用,解决了钛表面处理的工艺难题。

解决产品技术难题的同时,博友制钛的产品设计理念也始终以中国风元素为主导,提倡中国精造,赋予产品深厚的东方文化底蕴及美好愿景。

品源系列钛锅,采用东方鹅卵石元素为灵感,荣获了德国IF设计奖及红点设计奖;家宴系列锅具也采用了中国传统徽派建筑元素,和时光系列辅食锅也双双摘下红棉中国设计奖。

此外,好产品从来都离不开严格把控、层层筛选。
虽然目前国家及行业尚无统一的钛制日用品标准,但博友制钛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不锈钢制品(GB9684-2011)》等国家标准做参考,制定了更为严格的钛炊具、钛杯、钛筷的企业生产标准,其中关于铅、镍等重金属的迁移限量均比德国严格。(某知名品牌多款不锈钢炊具就曾因锰含量超标等问题被查处)

还统一采用了高于欧盟检测标准一个数量级的钛制炊具质量检测方法,自营工厂时刻审视生产的每一环节,全方位保障产品质量问题,保护消费者健康。

通过这次高峰论坛的契机,博友制钛愿和全国顶尖钛制品的行业代表们一起努力,将“中国精造”这四个字弘扬下去,共同引领钛制品的未来发展。

今年,博友制钛推出了耗时两年研发的新品碳钛合金筷,造型与分量比传统木筷更佳,手感舒适、轻便易夹。
除此之外,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纯钛筷,由于钛表面硬度低,在日常使用中,筷尖与瓷器摩擦时,不可避免地会残留黑灰色划痕。

△普通钛筷(左)刮几下就留下了几道黑的刮痕,微晶钛处理过的碳钛合金筷(右)就不会留痕
而博友微晶钛筷,将钛金属的表面硬化技术应用于钛筷子上,筷尖部采用AN局部强化技术,获得更高硬度、更低摩擦系数,保护瓷器表面不留划痕。

采用精致礼盒包装,拿来自用、送人都很合适。